1、根據
生產計劃清單確定對每個
主生產計劃對象,即最終項目的生產預測。
2、根據生產預測,已收到的客戶訂單,配件預測以及該最終項目作為非獨立需求項的需求數量,計算總需求。
3、根據總需求量和事先確定好的訂貨策略和批量,以及安全庫存量和期初庫存量,計算各時區(qū)的主生產計劃量和預測可用量。這里可以使用以下公式從最初時區(qū)推算:
第K+1時區(qū)的預計可用量=第K時區(qū)預計可用量+第K+1時區(qū)主生產計劃量-第K+1時區(qū)的總需求量(K=0,1,…)
第0時區(qū)的預計可用量=期初可用量
在計算過程中,如預計可用量為正值,表示可以滿足需求量,不必再安排主生產計劃量;如預計庫存量為負值,則在本時區(qū)就計劃一個批量作為主生產計劃量。從而給出一份主生產計劃的備選方案。
4、用粗能力計劃評價主生產計劃備選方案的可行性,模擬選優(yōu),給出主生產計劃報告。
主生產計劃的維護
雖然經營規(guī)劃,預測和生產規(guī)劃可為主生產計劃的編制提供合理的基礎,但隨著情況的變化,生產計劃看板的改變仍是不可避免的。主生產計劃員負責維護主生產計劃,這是一項艱巨而重要的工作,準確性和時間性極其重要。主生產計劃不準確將使整個APS系統(tǒng)產生的信息失去意義。
為了說明需求量的計算依據,變動計劃的限制條件,難易程度以及付出的代價,從而謀求一個比較穩(wěn)定的主生產計劃,提出了時界與時域的概念,向生產計劃人員提供一個控制計劃的手段。
在計劃展望期內最近的計劃期,稱為第1個時域,其跨度等于或略大于最終產品的總裝配提前期;稍后的計劃期,稱為第2時域,其跨度加上第1時域的跨度等于或略大于最終產品的累計提前期;第2時域以后的計劃期稱為第3時域。1、2時域的分界線稱為需求時界,它提醒計劃人員,早于這個時界的計劃已在進行最后總裝,不宜再作變動;2、3時域的分界線稱為計劃時界或確認計劃時界,它提醒計劃人員,在這個時界和需求時界之間的計劃已經確認,不允許系統(tǒng)自動更改,必須由主生產計劃員來控制;生產線管理在計劃時界以后的計劃還沒有經過確認,系統(tǒng)可以改動。兩種時界是客觀存在的,通過它們向計劃人員提供一種控制手段。不難看出,提前期愈短,留給系統(tǒng)排進度的余地愈大。為了提高計劃的應變能力,應當努力提高生產率,縮短提前期。
核心關注:拓步ERP系統(tǒng)平臺是覆蓋了眾多的業(yè)務領域、行業(yè)應用,蘊涵了豐富的ERP管理思想,集成了ERP軟件業(yè)務管理理念,功能涉及供應鏈、成本、制造、CRM、HR等眾多業(yè)務領域的管理,全面涵蓋了企業(yè)關注ERP管理系統(tǒng)的核心領域,是眾多中小企業(yè)信息化建設首選的ERP管理軟件信賴品牌。
轉載請注明出處:拓步ERP資訊網http://www.ezxoed.cn/
本文標題:淺談編制ERP系統(tǒng)主生產計劃的四個基本步驟
本文網址:http://www.ezxoed.cn/html/consultation/10820510890.html